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行业资讯

工程项目履约保函的办理流程

工程项目履约保函的办理流程如下:


一、承包方前期准备

1. 确定保函需求

   - 根据工程项目合同要求,确定需要办理的履约保函的金额、有效期等关键要素。保函金额通常为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(一般在5% - 10%左右),有效期要涵盖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合格后的一段时间。

2. 选择保证人

   - 可以选择银行或其他经认可的金融机构作为保证人。一般优先考虑信誉良好、在保函业务方面有丰富经验、手续费合理且办理流程便捷的机构。在选择时,承包方要综合考虑保证人的资质、服务质量、市场口碑等因素。


二、向保证人提出申请

1. 提交申请资料

   - 承包方需要向选定的保证人提交一系列的申请资料,这些资料主要包括:

     - 企业基本证件:如营业执照副本,用于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资格。

     - 资质证书:展示承包方具备承担工程项目的相应资质等级,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证书等。

     - 工程合同副本:让保证人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、合同金额、双方权利义务等情况。

     - 财务报表:包括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等,以便保证人评估承包方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。

     - 其他资料:可能还需要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、企业章程、工程业绩证明等资料,具体根据保证人的要求而定。

2. 填写保函申请书

   - 填写保证人提供的履约保函申请书,在申请书中明确保函的基本信息,如保函金额、有效期、受益人的名称和地址(即工程项目业主方的信息)等内容。同时,要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承包方自身的相关信息,如企业名称、联系方式等。


三、保证人审查

1. 资料审查

   - 保证人收到承包方的申请资料后,会对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。

     - 对营业执照副本的审查,主要核实企业的注册信息、经营范围是否与工程项目相符,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。

     - 资质证书审查,确认承包方的资质等级能否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,资质是否有效。

     - 对工程合同副本的审查,关注合同条款中的风险点、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合理等。

     -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承包方的财务实力,如偿债能力、盈利能力、资金流动性等,评估其是否有能力履行工程项目合同。

2. 实地考察(可能涉及)

   - 对于一些大型或复杂的工程项目,或者对承包方提供资料存在疑虑时,保证人可能会对承包方进行实地考察。考察内容包括承包方的办公场所、施工设备、人员配备等情况,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承包方的实际履约能力。

3. 风险评估

   - 保证人会对工程项目本身的风险进行评估。这包括工程的类型(如基础设施工程、工业建筑工程等)、工程难度(是否涉及、复杂地质条件等)、市场环境(原材料价格波动、行业竞争状况等)以及承包方在该项目中的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,确定是否为承包方出具履约保函以及是否需要附加特殊条件。


四、签订协议与出具保函

1. 签订履约保函协议

   - 如果保证人审查通过,双方将签订履约保函协议。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

     - 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,明确承包方应按照约定支付保函手续费,保证人在符合规定条件下承担保证责任。

     - 保函手续费的金额、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。手续费通常根据保函金额、有效期、风险程度等因素确定。

     - 保函的具体条款,如保函的生效条件、失效条件、修改和撤销的程序等。

     - 违约责任条款,规定双方在违反协议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。

2. 出具保函

   - 保证人根据签订的协议内容出具履约保函。保函通常采用书面形式,明确保证人的保证责任、保函金额、有效期、受益人等重要信息。保函出具后,将直接或通过承包方转交给工程项目的业主方。